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《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》,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,交流教学经验,有效提升教学授课质量。5月13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《形势与政策》集体备课交流会。马院院长许俊生、副院长贾妍春,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了会议。交流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贾妍春主持。
本次集体备课根据教育部研制的《高校“形势与政策”课教学要点(2020年上辑)》,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的《形势与政策》课程标准,结合我校学生思想特点,就《世界百年大变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》、《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江苏篇章》两个专题进行了集体备课交流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驰越、王思文两位教师分别围绕上述专题作了教学思路展示,随后,与会者针对教学目的、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。
参会教师一致认为,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既要突出全球抗疫大背景,也要立足地方特色。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,在深刻把握教学内容、有效组织教学过程的基础上,更要做好教学总结工作,总结立意要深、思想上要有所升华。
副院长贾妍春就两个专题的教学目的、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与马院教师进行交流。明确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,从了解、识记、掌握、分析、阐述、运用来表现教学目的的不同;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学生需要先掌握知识,然后培养能力,从而实现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;最后,强调教材的二次处理,教学内容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,才能进一步突出重难点。
院长许俊生对此次集体备课会做了总结讲话,强调集体备课既有其重要性也有其必要性,每位老师在集体备课交流会上的思想碰撞更能擦出成长的火花。同时也对今后的集体备课交流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教学目的是“质”的标准,教学目标则是具体的、有针对性的标准,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推动学生“质”的飞跃。
(作者:文/图夏丽娟 审核人:许俊生 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)